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子商务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120801)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应考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升本)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202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制定。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熟悉电子商务实务运作,获得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技术与运营的基本训练,熟悉电商发展新趋势,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运作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应考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应考者掌握电子商务及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电子商务业务操作与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营与管理等方面问题的实际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现代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获得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
(2)掌握电子商务开发、应用、管理和运营的知识,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实践能力,具有电子商务以及移动商务新媒体的实际运作能力;
(3)熟悉国家电子商务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惯例与规则;
(4)了解电子商务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6)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本科水平一致。
本专业各门课程采用学分计算,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获得该课程学分。
凡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4学分,毕业论文考核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凡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应考者,可按规定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主考学校授予管理学或经济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
电子商务(本科)专业考试计划(2024版)
专业代号:X2120801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
序号 |
课程代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5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6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7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8 |
00916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
3 |
8 |
00915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3 |
9 |
13477 |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
3 |
9 |
13478 |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 |
3 |
10 |
00908 |
网络营销与策划♦ |
3 |
10 |
00909 |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 |
2 |
11 |
14351 |
网络支付与安全(实践) |
2 |
11 |
14350 |
网络支付与安全 |
2 |
12 |
00910 |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
6 |
13 |
02382 |
管理信息系统 |
4 |
13 |
02383 |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
1 |
14 |
14470 |
新媒体营销与社群电商 |
4 |
15 |
00912 |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
3 |
15 |
00911 |
互联网数据库 |
3 |
16 |
11670 |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
0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4学分 |
专业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申请本科毕业的考生,须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
课程中以♦结尾的为学位课程,学位授予条件按主考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执行。
课程替代关系表:
专业代码:X2120801 专业类型:专升本
专业名称:电子商务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1版) |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4版)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笔试 |
3 |
00015 |
英语(二)◆ |
任选1门 |
1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27016 |
日语◆ |
14 |
27017 |
法语◆ |
14 |
27018 |
俄语◆ |
14 |
4 |
00995 |
商法(二) |
5 |
4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笔试 |
5 |
00054 |
管理学原理 |
6 |
5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6 |
00915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任选1门 |
3 |
6 |
00915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3 |
笔试 |
00916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
3 |
00916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
3 |
实践 |
7 |
00913 |
电子商务与金融 |
3 |
7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00914 |
电子商务与金融(实践) |
3 |
8 |
00906 |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
3 |
8 |
13477 |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
3 |
笔试 |
00907 |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实践) |
3 |
13478 |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 |
3 |
实践 |
9 |
00908 |
网络营销与策划◆ |
3 |
9 |
00908 |
网络营销与策划◆ |
3 |
笔试 |
00909 |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 |
2 |
00909 |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 |
2 |
实践 |
10 |
00997 |
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
3 |
10 |
14350 |
网络支付与安全 |
2 |
笔试 |
00998 |
电子商务安全导论(实践) |
2 |
14351 |
网络支付与安全(实践) |
2 |
实践 |
11 |
00910 |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
6 |
11 |
00910 |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
6 |
笔试 |
12 |
02382 |
管理信息系统 |
4 |
12 |
02382 |
管理信息系统 |
4 |
笔试 |
02383 |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 |
1 |
实践 |
13 |
00911 |
互联网数据库 |
3 |
13 |
00911 |
互联网数据库 |
3 |
笔试 |
00912 |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
3 |
00912 |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
3 |
实践 |
|
|
|
|
14 |
14470 |
新媒体营销与社群电商 |
4 |
笔试 |
14 |
27332 |
当代中国经济运行 |
不考外语者换考课程 |
4 |
|
|
|
|
|
15 |
00152 |
组织行为学 |
4 |
|
|
|
|
|
16 |
00321 |
中国文化概论 |
5 |
|
|
|
|
|
17 |
11670 |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15 |
11670 |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68学分 |
学分合计 |
71学分 |
说明:
1.2024版专业考试计划启用后,设置两年过渡期,从2024年7月到2026年6月,具体过渡办法参照《
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一、关于专业考试计划对照的说明”。
2.不在上表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替代关系参照《
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明”。
3.关于2021版考试计划中不考外语者换考课程说明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二)本科外语换考课程的说明”。
4.关于实践课程替代关系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四)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说明”。
5.“◆”课程为学位要求课程,学位授予条件按南京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3)、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3)、网络营销与策划(2)、网络支付与安全(2)、管理信息系统(1)、互联网数据库(3)。
2.理论课程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考核。
3.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和考核办法,由各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规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实施。
4.应考者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答辩。毕业论文采用等级制计分,成绩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六、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说明略)
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略)
4.线性代数(经管类)(课程说明略)
5.经济学原理(中级)(课程说明略)
6.管理学原理(中级)(课程说明略)
7.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课程说明略)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课程说明略)
8.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是一门培养应考者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的理论课程,同时强调培养较强的实践能力,着重讲解电子商务系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能力方面侧重加强电子商务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UML是现代计算机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利用UML进行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主线,系统介绍面向对象环境下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以及运营维护的相关概念、方法、技术和工具。基础部分主要说明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概念、构造技术;设计部分主要说明电子商务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的方法、内容和工具;实现部分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实施、运行维护管理与评估。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
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践)是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通过实践,培养应考者对电子商务系统尤其是电子商务网站规划、分析、设计与应用实施的综合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够撰写应用性的电子商务系统规划报告、分析报告、设计报告、开发流程报告,为未来从事电子商务行业工作打好基础。
9.网络营销与策划(课程说明略)
网络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说明略)
10.网络支付与安全
网络支付与安全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支付的概念、发展历程、特征和要求,支付工具和支付形式、电子银行产生、发展的条件,银行卡在银行电子化中的作用和在自助银行中的应用,电子支付的安全特点、需求、不安全因素、防止高科技犯罪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信息安全评价准则,我国金融通信体系的结构以及大额电子汇兑的支付机制,基于IP网络的网上金融的安全性及安全网上支付的运行机制,网上银行的建设和提供的基本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应用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全面了解网络支付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理,掌握电子支付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使应考者掌握网络支付的相关安全技术、电子货币和电子支票的基本支付流程、了解我国以银行卡为支付工具的自助银行体系结构,掌握在其上所做的跨行存取款交易的数据传输处理流程;理解SWIFT和CHIPS的结构,了解国际电子汇兑的支付机制,了解网络支付的发展状况,并对互联网金融和电子支付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能够较好地适应互联网环境的发展。
网络支付与安全(实践)
网络支付与安全(实践)是网络支付与安全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通过实验,使应考者了解自助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功能并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掌握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流程,了解网络支付的安全机制。
11.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课程说明略)
1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说明略)
管理信息系统(实践)(课程说明略)
13.新媒体营销与社群电商
新媒体营销与社群电商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新媒体营销和社群电商。新媒体营销主要研究各种新媒体营销理论及平台营销策略,主要内容包括新媒体营销的理论基础、微博营销、微信平台营销、今日头条平台营销、其他新媒体平台营销、新媒体营销平台选择与策划、新媒体营销整合应用分析等。社群电商主要介绍平台电商的运营思维、模式以及初期社群获取用户的方法,解析社群电商的基本模式、运作方法、营销方式等。
14.互联网数据库
互联网数据库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技术及数据库的基础理论,包括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各种数据模型、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理论等;以SQLServer为例,介绍数据库中各种实用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库维护和查询等操作的方法;介绍Web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方法,包括Web数据库访问技术、VBScript程序设计方法以及ASP访问SQLServer的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常用数据模型,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关系数据结构和关系代数,掌握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掌握函数依赖、范式的概念,能将关系规范到3NF,初步掌握SQLServer的使用方法,了解客户机/服务器和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开发简单的互联网数据库应用系统。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
互联网数据库(实践)是互联网数据库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应考者要熟悉并掌握SQLServer各种常用工具的使用;掌握SQL语言,能够使用SQL语言实现对数据库的检索与更新;熟悉数据库的用户与角色管理并掌握数据库的备份及还原操作;掌握VBScript语言,能够使用VBScript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掌握ODBC数据源的配置方法并能够使用ASP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
七、其他必要说明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概论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笔试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主考学校当次考核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