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
(专业代码:120601)
一、指导思想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之一,是对应考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专升本)考试计划,由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依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实施细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考专业清单(202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2021年)》制定。
二、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水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物流管理专业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物流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
在政治思想方面:要求应考者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服务。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应考者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物流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
(1)掌握物流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具有物流行业的实践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
(3)熟悉国家经济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物流行业相关的基本政策和法规;
(4)了解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发展动态,具备适应商业环境变化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和相关物流网络数据分析的能力,满足现代物流行业的工作需求;
(6)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学历层次与规格
本专业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层次,在总体上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相应专业的本科水平一致。
本专业各门课程采用学分计算,各门课程考试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每门课程考试合格后,获得该课程学分。
凡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取得本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15门课程的合格成绩,累计达到74学分,毕业论文考核成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颁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凡符合主考学校学位授予条件的应考者,可按规定向主考学校申请学士学位,经主考学校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后由主考学校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
物流管理(本科)专业考试计划(2024版)
专业代号:X2120601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
序号 |
课程代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1 |
1504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2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5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6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7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8 |
13677 |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
5 |
9 |
14388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6 |
10 |
07729 |
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 |
4 |
11 |
14386 |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
4 |
11 |
14387 |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 |
2 |
12 |
03365 |
物流运输管理♦ |
5 |
13 |
07724 |
物流系统工程 |
5 |
14 |
05374 |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
5 |
15 |
00915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3 |
15 |
00916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
3 |
16 |
10294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
0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4学分 |
专业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报考。申请本科毕业的考生,须持有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颁发的专科(或以上)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
课程中以♦结尾的为学位课程,学位授予条件按主考学校学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执行。
课程替代关系表:
专业代码:X2120601 专业类型:专升本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主考学校:南京财经大学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1版) |
考试计划课程设置(2024版)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1 |
03708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1 |
15043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笔试 |
2 |
03709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4 |
2 |
1504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 |
笔试 |
3 |
00015 |
英语(二)◆ |
14 |
3 |
13000 |
英语(专升本)◆ |
7 |
笔试 |
4 |
00009 |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
6 |
4 |
13887 |
经济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5 |
03361 |
企业物流 |
4 |
5 |
13683 |
管理学原理(中级) |
6 |
笔试 |
6 |
07006 |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
7 |
6 |
13677 |
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 |
5 |
笔试 |
7 |
07725 |
物流规划 |
4 |
7 |
14388 |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
6 |
笔试 |
8 |
07729 |
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 |
4 |
8 |
07729 |
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 |
4 |
笔试 |
9 |
03365 |
物流运输管理◆ |
5 |
9 |
03365 |
物流运输管理◆ |
5 |
笔试 |
10 |
07724 |
物流系统工程 |
5 |
10 |
07724 |
物流系统工程 |
5 |
笔试 |
11 |
03364 |
供应链物流学 |
4 |
11 |
00915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
3 |
笔试 |
00916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 |
3 |
实践 |
12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考英语者任选不少于2门,不低于11学分;不考英语者任选不少于5门,不低于25学分。 |
4 |
12 |
04184 |
线性代数(经管类) |
4 |
笔试 |
13 |
01574 |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 |
4 |
13 |
14386 |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
4 |
实践 |
14387 |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 |
2 |
实践 |
14 |
05374 |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
5 |
14 |
05374 |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
5 |
笔试 |
15 |
04183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 |
5 |
|
|
|
|
|
16 |
00043 |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
4 |
|
|
|
|
|
17 |
00144 |
企业管理概论 |
5 |
|
|
|
|
|
18 |
00147 |
人力资源管理(一) |
6 |
|
|
|
|
|
19 |
00152 |
组织行为学 |
4 |
|
|
|
|
|
20 |
00151 |
企业经营战略 |
6 |
|
|
|
|
|
21 |
02628 |
管理经济学 |
5 |
|
|
|
|
|
22 |
00055 |
企业会计学 |
6 |
|
|
|
|
|
23 |
00098 |
国际市场营销学 |
5 |
|
|
|
|
|
24 |
10294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15 |
10294 |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
学分合计 |
不少于70学分 |
学分合计 |
71学分 |
说明:
1.2024版专业考试计划启用后,设置两年过渡期,从2024年7月至2026年6月,具体过渡办法参照《
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一、关于专业考试计划对照的说明”。
2.不在上表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替代关系参照《
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明”。
3.关于2021版考试计划中不考英语者换考课程说明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二)本科外语换考课程的说明”。
4.关于实践课程替代关系参照《专业考试计划简编编写说明》(2024年版)“三、关于部分课程考试的说明”中的“(四)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说明”。
5.2021版考试计划中,考英语者通过序号15-23的任意1门课程,可替代2024版考试计划中序号12-14的任意1门课程。不考英语者通过序号15-23的任意2门课程,可替代2024版考试计划中13000英语(专升本);通过序号15-23的3-5门课程,分别可替代2024版考试计划中13000英语(专升本)和序号12-14的1-3门课程。
6.“◆”课程为学位要求课程,学位授予条件按南京财经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相关文件执行。
五、实践性环节学习考核要求
1.含实践的课程及实践所占学分:物流管理软件操作(6)、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3)。
2.理论课程合格后,方可报名参加该课程的实践考核。
3.实践性环节的内容、要求和考核办法,由各门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规定,实践性环节的考核由主考学校负责实施。
4.应考者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须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完成后由主考学校组织评阅答辩。毕业论文采用等级制计分,成绩分为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六、主要课程说明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说明略)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说明略)
3.英语(专升本)(课程说明略)
4.线性代数(经管类)(课程说明略)
5.经济学原理(中级)(课程说明略)
6.管理学原理(中级)(课程说明略)
7.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说明略)
8.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物流软件分类和主要软件,仓储、运输、货代、客服等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基本构架以及开展业务活动的信息流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跟踪、处理、管理物流信息,能熟练使用网络资源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并具备利用有关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9.仓储技术和库存理论(课程说明略)
10.物流管理软件操作
物理管理软件操作是本专业的必设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物流管理软件操作、运输物流管理软件操作、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了解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特点等相关基础知识以及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对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掌握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及各功能模块的操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应考者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实际操作。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践)是物流管理软件操作课程的配套实践课程。本课程主要围绕仓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运输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及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展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熟练操作这些软件系统,并通过系统反馈的数据为决策提供支持。
11.物流运输管理
物流运输管理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运输的概念,运输、物流与供应链,运输功能与原理,运输方式的特征,运输服务企业,运输管制,运输公共政策,水路运输管理,公路运输管理,铁路运输管理,航空运输管理,管道运输管理,特殊货物运输管理,综合运输管理,集装箱运输,国际多式联运,运输的成本与定价管理,运输服务及信息管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具有运输经营管理能力、物流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统筹能力,达到本专业应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培养应考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输岗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12.物流系统工程
物流系统工程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物流系统分析,物流系统建模,物流需求预测,物流系统规划,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物流系统决策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从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物流设施与设备规划设计,物流中心的设计,搬运、配送和运输设计,仓库规划及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等方面了解物流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有关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理,以及物流系统建模、预测和评价决策的方法,能够运用物流系统工程的有关方法来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13.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是本专业的选设课程。本课程对物流企业的融资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租赁、财务风险、资本预算管理、收益分配管理展开分析,为物流企业科学决策提供财务信息支持。具体内容包括物流财务管理综述、物流企业财务分析、物流成本费用管理、物流企业财务风险、物流企业财务预算、物流企业资产营运、物流企业资本结构、物流企业筹资管理、物流企业投资管理、物流企业收益分配、物流企业财务监督。
14.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课程说明略)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践)(课程说明略)
七、其他必要说明
1.参加本专业相关课程学习需具有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等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
2.笔试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当次考试公布的信息为准,实践课程使用的教材及考试大纲以主考学校当次考核公布的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