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正文
次数 | 提交论文的开始时间 | 提交论文的结束时间 | 论文检测时间 | 备注 |
第1次 | 2021年3月30日6:00 | 2021年4月6日23:59 | 2021年4月6日24:00 | 考生应争取在前3次检测即达到论文查重的要求 |
第2次 | 2021年4月7日6:00 | 2021年4月13日23:59 | 2021年4月13日24:00 | |
第3次 | 2021年4月14日6:00 | 2021年4月20日23:59 | 2021年4月20日24:00 | |
第4次 | 2021年4月21日6:00 | 2021年4月22日23:59 | 2021年4月22日24:00 | 考生在检测后无法再对论文做任何改动(查重已符合要求的不建议使用) |
2021年4月22日24:00关闭所有考生查重权限(考生无法在系统内上传论文) |
3.修改意见。
指导教师仅对考生论文写作予以指导,对于论文查重报告不再给出修改意见。对于论文查重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论文,我校统一给出修改意见有如下四点:
(1)毕业论文引用他人文章,须注明参考文献或进行页下注。
(2)在文字通顺、逻辑合理的前提下,考生可考虑在毕业论文中删除查重“全文报告单”中红色文字部分。
(3)若查重“全文报告单”中红色文字部分不适宜删除,考生可考虑用自己的语言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与阐述。
(4)若检测之后论文重复率(包括校内互检)很高,表明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再对论文进行大幅度修改时间紧迫,建议考生放弃本次论文答辩。
4.论文终稿。系统默认考生最后一次检测的稿件为论文终稿。我校将以此稿下载备案(查重及答辩均以终稿为准),考生也应以此稿进行打印。对于论文终稿查重率(包括校内互检)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建议在2021年5月下旬重新报名我校下一批次自考毕业论文。
2021年4月底,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决定进行现场答辩或是线上答辩。如果采用现场答辩方式,请考生准备论文终稿打印稿4份(黑白打印)和查重“全文报告单”1份(彩色打印),在5月来我校现场答辩时备用。如果采用线上答辩方式,考生仅需将论文终稿打印1份供自己使用即可。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考生应珍惜查重机会。越早完成论文写作,后续查重与修改的空间越宽裕。
每次检测后,考生应对照查重报告对论文进行仔细修改,为下一次查重做好准备。
2.若“指导教师同意论文定稿”且“论文查重率(包括校内互检)符合要求”,即论文不再需要做任何改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再进行后续查重,即以此稿为论文终稿。若指导教师尚未同意论文定稿,或是考生又对论文进行了改动,则修改后的论文必须再次进行查重。
3.根据“中国知网”与我校的协议:仅允许考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查重,严禁考生为他人论文进行查重。若有考生违反此项规定,一经查实,除取消毕业论文答辩资格及成绩之外,两年之内不得再次报名我校自考毕业论文。
4. 如果遇到论文查重相关的技术问题,考生可致电知网客服(请在工作日拨打):010-62980525/62982407,010-82895056-8217。
特此通知。
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0年12月30日
关于考生登录及使用论文查重系统相关疑问的说明
对于考生所反馈登录及使用论文查重系统的相关情况,总结出如下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登录系统前,应先确认是否属于我校本批次自考毕业论文的考生。
本次通知要求进行论文查重的人群为2020年12月初报名南京大学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并缴纳论文指导答辩费的自考生。我校成人高考学生、网络教育学生的查重事宜,不在本次通知范畴之内。
二、登录系统时,显示“用户名或者密码错误,请重新输入”。
考生登录系统时:①用户名为自考准考证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身份选择“学生”;②自考准考证号为12位数字,请按照准考证进行准确填写;③填写自考准考证号与身份证号时,数字之间不要有空格。
三、登录系统后,绑定本人手机号码时显示“该手机号码已被绑定”。
经咨询中国知网,出现这一情况是因为考生以前曾经使用过知网系统并绑定过手机号码。解决该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解除之前学校的手机号码绑定。但考生并不能进行这项操作,需要相关学校的管理员来处理,解除绑定后有可能会影响之前学校论文查重账号的使用。二是使用其他的手机号码绑定(如果考生有第二个手机号码则最好,或者建议使用考生父母、配偶的手机号来绑定)。
四、在知网系统内无法上传毕业论文。
①论文查重分四个阶段进行,不在系统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将无法进行上传;②若在时间范围内考生不能上传论文,建议多换几个浏览器进行尝试,再不行可以更换电脑,或者请熟悉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帮忙解决。
五、上传论文查重后,指导老师未在系统中对查重结果给出意见。
我校教师仅对考生论文写作予以指导,对于论文查重报告不再给出修改意见。对于论文查重检测不符合要求论文,我校已统一给出四点修改意见(详见相关通知)。
特此说明。
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20年12月30日
系统已经实行知识产权保护,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擅自非法模仿使用。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c)2018-2020 江苏自考网(js.exam100.net)All Rights Reserverd 蜀ICP备1812709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90782